流动的盛宴(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3000字

读后感

流动的盛宴(译文名著精选)

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本书,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

流动的盛宴(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读书会第40期记要

时间:2019年4月21日下午

地点:书式生活

主持:武岳老师

主讲:马鑫建老师、李莉莉老师

记录:刘老师

摄影:走肖

活动主题:世界读书日

活动内容:《流动的盛宴》《激荡十年》阅读分享

书友图书漂流

参会书友:黄老师、魏老师、胡老师、汪老师、马老师、王老师、徐老师、张老师、曹老师、卢老师、李老师、陈老师、豆老师、石老师、于老师、朱老师、杜老师、杨老师等二十余位书友。

过程:

一 武岳老师导入本期阅读分享内容

“我们可以用一个书房去对抗一个世界”,在春末这样一个阴雨的有点寂寥的傍晚是很适合读书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书友们聚集在此进行读书分享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这一次分享的书目是《流动的盛宴》《激荡十年》。

几天前的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为什么让我们那么伤感,因为巴黎是世界艺术名都,200年间都处在世界艺术的潮头,这里有各种新浪潮文化,更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是全世界文艺青年的梦想之地。《流动的盛宴》中海明威写下了他对巴黎的敬慕与仰望。

在我们共同经历的2008到2018十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面临最大困境和取得最大成就的十年,财经作家吴晓波用《激荡十年》记录了这十年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跌宕沉浮。以使我们能够居安思危。接下来我们将听书友们交流阅读感受。

二 新书友自我介绍

赵晓凯:河南人,在此地工作七八年,喜欢看书,多看别人推荐的书。

马鑫建:两年前加入书友会线上群,因工作的原因一直未能参加线下读书活动,这次休假回来才有机会参加。平时喜欢读文学和历史。

安婷婷:开心认识大家,希望能够有多一点的交流。

三 领读书友分享

关于《流动的盛宴》的分享

马鑫建老师:

《流动的盛宴》写的是一个贫困的文艺青年在巴黎的奋斗历程。读起来较轻松,很有画面感和文艺性。

我从中读到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巴黎是文艺创作的基地,书中写到丁香园咖啡馆、莎士比亚书店等作者写作的地方,作者在这里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文艺和编辑,他们给予他很大的支持。

2.一个文学青年的奋斗历程,年轻的海明威在巴黎生活困窘,但始终保持对文学的梦想和热情。

3.和哈德莉的浪漫的爱情故事。哈德莉对海明威的创作全力支持,海明威在书中回忆了他们的幸福时光。

阅读时我做了读书笔记,很多的感受对自己是一种激励。

其他书友分享

周蒙蒙老师:流动体现一种包容性,城市因为包容而更加宏大,巴黎就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书中很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写出了大家都能感受到而无法表达的东西。

王力老师:感觉纪实文学比虚构文学更真实,《流动的盛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马军启老师:将电影《午夜巴黎》书籍《流亡者》与《流动的盛宴》一同比较阅读,对书中作家们的交往比较感兴趣,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遐想。

赵晓凯老师:读书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每个人读书投入的程度不同,收获也不同,曾经看到捡垃圾的人津津有味地沉入书中,非常享受。读书要不要太投入,读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自己一直在思考,在寻找答案。

黄淑云老师:这个译者翻译的很好,对读者有一种带入感,读者可以跟着他的文字走进作品,走进海明威的生活,感受巴黎黄金时代的风情。

魏老师:《流动的盛宴》属于生活随感,我更喜欢贾平凹的叙述方式。

关于《激荡十年》

领读书友分享

李老师:分享了2008到2018十年间吉利华为嘀嘀打车等企业和老总创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这十年中国民营企业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鼓舞人心。

李老师还谈到自己创作的体会:有些事情没有那么难,关键看你怎么去做,专心做一件事可能比聪明更重要。创业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优质服务和创新精神。2019年之后的机会可能是私人订制、人工智能、会员制等等。2019到2029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走向创业的舞台。

其他书友分享

魏老师:带领书友们阅读了书中重要章节内容,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我们国家的经济确实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青年人只要有梦想,只要做有责任正义的事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杨兴老师:褚时健说人生总有起落,精神总会传承。这些大咖们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创业遇到的困难与他们相比不值一提,这是很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马箭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有感触,谈几点想法:

情怀:坚持读书是靠一种情怀的支撑,创业坚持下来也需要情怀,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事功:创业成功者大都有海外背景,他们有开阔的眼界,与同时代的人相比站位很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看企业家不要只看他们成功的故事,要看那些没有成功的案例看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对自己的成长可能更有帮助。

行动力:民营企业的学习模式关注知行合一。我们往往只读书不行动,行动比读书更重要。

孙莉老师:给青年创业的建议

1.不能盲目,试错的代价很大,要先学习。

2.要坚持,认准目标,把握大方向,坚持下去。

赵老师:吴晓波是财经类的作家,对经济本身并没有多少真知灼见。改革开放我们所走的道路和西方不完全相同,我们有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

四 赵彬老师和书友们分享《流动的盛宴》的译者刘子超先生给书友们的信。

五 进行读书日读书漂流活动,共有13位书友交换了阅读图书。

六 现场分发22和23期共读图书

《开练》《人类群星闪耀时》《月亮和六便士》

七 选择确定五月线下读书活动书目

《乌合之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