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古第一奇相大传,全票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被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已被改编成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由唐国强、梅婷、冯远征、智一桐、巫刚等一众老戏骨主演。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大明王朝*为富庶的时代。 在风云际会之中,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声势显赫,无与伦比。然而,他一朝大权在握,却又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引得附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发身后祸起萧墙。隆葬归天之际,即是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作为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生前显耀,死后悲凉”是对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后毁誉之悬殊,除个人原因之外,也可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而且,张居正的命运也客观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性格缺陷,为今天的读者反思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读本。
张居正(全4册)读后感《张居正》全书分为四卷,分别为“木兰歌”、“ 水龙吟”、“ 金缕曲”、“ 火凤凰”,以章回体结构主要讲述了自万历元年任首辅至万历十年六月死于任上的十年间,张居正用他过人的政治才能,破釜沉舟的勇气,怀着重整大明王朝,富国安民的夙愿,与朝中的利益既得体斗智斗勇,大刀阔斧的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腐朽的明朝气象一新,以致迎来万历新政的一段精彩历史!
我能遇到这本书实属有缘,读完以后更觉有幸。
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全书语言精炼,恰到好处,用字字珠玑来形容实不为过!书中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如文中对苏州会馆的描写:“大门之上的骑楼装扮地雕梁画栋,锦幔宫灯,一看便知是纸醉金迷之地”;又如看花灯时对城楼的描写:“两座城楼上,也是管弦嘈嘈娇声应板,绣筵绮席金盏重开;御茶御酒芬芳满腹,珍馐赏赐人尽开颜!”。也有下里巴人之俗,让读者读来不禁会心一笑,如文中王思九的火夫向王篆求饶时的描写:“老头儿磕头如捣蒜,忙不迭的求饶!”又如张鲸对管家刘玉所说:“到时候咱这头祸没躲脱,那边朋友也得罪了,这岂不是放屁打嗝两头蚀!”在接地气的同时,亦给人晓达通畅,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通过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生动描写,一个客观真实的张居正的形象跃然纸上。
清代蔡岷瞻曾评价:“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张居正是谁?不就是那个推行一条鞭改革法,清丈田地,打击贪官污吏,让明朝一时国国富民安的万历首辅吗?不就是那个仿佛开了挂一般,横扫政坛,势不可挡,功高震主,位极人臣的权相吗?不就是那个执政时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明代唯一生前就被赋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吗?是的,他的一生可谓传奇,他在人们心中始终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当我认真读完这本书后,当我真正尝试去接近他,真正更多地了解他时,我却反而会发现他的平凡,发现他也是个普通人,一个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希望也有失望,有振奋也有无奈的普通人。我也看到,原来他也曾在政治改革中感到茫然失措,他也会在触及皇室利益时感到无可奈何。
但不知为什么,当张居正在我的心中真正被拉下神坛时,我反而产生了一种没有距离感而又更加强烈的敬佩与仰慕。或许一个超人拯救世界我们会感到理所当然,因为他本就是超人。但是当你发现拯救世界的一个和你一样的普通人时,当他一路上披荆斩棘,执念向前,纵然满身伤痕,亦未放弃信仰,停下脚步,并最终实现了他当初的,在他心中回荡已久的承诺时,他或许才称得上强者;而当他所做的一切竟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时,他才真正值得万世敬仰,名垂千古。而张先生实无愧于这八个字。回顾他的一生,我感触颇深。他身为次辅之时,尽管与首辅高拱有分歧,有矛盾,但他眼光长远,处处忍让,让我明白何谓:“置身帝国之乡能屈能伸”;荣登首辅之位后,他不给自己留退路,毅然挑起了改革兴国的重担,几乎以一己之力扶江山,固社稷,让我看到了何谓:“挟泰山以超北海,舍我其谁乎?”他不计个人恩怨,任人唯贤,让我懂得何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他一心为黎民百姓,不惜得罪达官显贵,又让我明白了何谓:“知我罪我,在所不计”;他胸有城府却又胸怀坦荡,让我领略到何谓“用术存正气,结党不营私”!
但张居正的形象之所以真实,恰恰在于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他同样也有被后人诟病的地方。他身为内阁首辅,却太过专权,过于压制皇帝,终为自己埋下祸根,千算万算没算到死后会遭到自己学生,万历皇帝的疯狂报复。他在执政后期,也曾动用了用人标准,甚至产生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想法。他也应了“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句话,游戏于温柔之乡,纵欲过度,最终伤了身体。但瑕不掩瑜,这些都不妨碍他仍是人们心中那个心系社稷,受人敬仰的张居正。
纵观张先生一生,可谓足已。他仕途坎坷,但终也平步青云;他死后凄惨悲凉,但终也万古流芳;我每每想到他生前遭人暗算,死后更遭政敌甚至皇帝的疯狂报复,但想到黎民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张先生定也无怨无悔。海瑞评价张居正:“工于治国,疏于防身”。但我想,张先生不是不懂得防身,而是根本不屑于一防。如果能重来,我想他还会做一样的张居正。因为他明白,自己身居高位,如果做每件事情,都先将自己的退路想好,那事情就很难做成。他只管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下苍生,至于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每每想到张居正,书中总有那么一段诗歌在我脑中回荡:
传说人间有神鸟,
歇在扶桑树,飞在山之阳。
火中诞生,火中涅槃。
疫瘴为甘露,忧患为酒浆。
引颈一鸣,天下阳春至,
翅儿一抖,阴霾变霞光。
此鸟常在梦中舞,
此鸟名叫火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