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读后感2500字

读后感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陈仲琳编著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中国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读后感

说来惭愧,睿文忝入读书达人之列,竞未曾读过《封神演义》,自觉辱没斯文,好在今天这一课补上喽。

“《封神演义》的作者有两说。一是号钟山逸叟的许仲琳,另一说是明代道士陆西星。一般认为,许仲琳说较陆西星说更有说服力。可惜的是,关于许仲琳,我们所知甚少。从“钟山逸叟”之号似乎可以推定许仲琳当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人,或者是寓居南京的人。《封神演义》较早的版本有明金阃舒载阳刻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清代版本较多,有“四雪草堂”刻本、蔚文堂复刻本、经国堂复刻本等,本书据四雪草堂原刊本整理而成。”

前言所叙,应以为实,许仲琳自然是明之大儒,所著之书与吴承恩,吴敬梓,罗贯中,施耐庵,蒲松龄等仅在伯仲之间,但其生平不详,已无可考,甚是遗憾。

此书篇章布局与明清话本类似,但作者文学功底深厚,读来颇为有趣,特别是诏书之类,最见功夫:

“ 惟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三日,西伯侯西岐武王姬发敢昭告于皇天后土神祗曰:呜呼!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殷受弗克上天,自绝于命。臣发承祖宗累治之仁,列圣相沿之德,予小子曷敢有越厥志,恭天承命,底商之罪,大正干商。惟尔神祗,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予小子方日夜祗惧,恐坠前烈,敬修来遑。无奈诸侯、军、民、耆老人等,疏请再三,众志诚难固违。俯从群议,爱考旧典,式诹吉日,祗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暨我文考,于是日受册宝,嗣即大位。仰承中外靖恭之颂,天人协应之符,庆日月之照临,膺皇天之永命。尚望福我维新,永终不替,慰兆人胥戴之情,垂累业无疆之绪。神其鉴兹!伏惟尚飨。”

演义多流行于元明清之类小说,如开演义先河的罗贯中即以《三国志》为蓝本,演义一出波澜壮阔,英雄辈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而《封神演义》是神话故事与历史故事相嫁接,其艺术效果难免就打了折扣,也许这才是睿文迟迟未读的原因所在。例如:“伏羲看罢书,谓神农曰:“今武王有事于天下,乃是应运之君,数当有此厄难,吾等理宜助一臂之力。”神农曰:“皇兄之言是也。”遂取三粒丹药付与杨戬。杨戬得了丹药,跪而启曰:“此丹将何用度?”伏羲曰:“此丹一粒可救武王,一粒可救子牙,一粒用水化开,只在军前四处洒过,此毒气自然消灭。”

这等嫁接,便与《山海经》,《唐宋传奇》,《聊斋志异》,《子不语》等等不可同日而语,每一个读者都在潜意识里主观刻意地将自己陷入虚幻的情境中,意境美足以让人忘却枯燥阅读的乏味。

本次阅读,另有收获,先前曾听闻高晓松侃侃而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缺乏理论专著,也缺乏对音乐人材的青睐。但窃以为,大汉武帝刘彻恩宠的李延年对宫廷音乐以及民族音乐的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唐玄宗李隆基不仅自己首创梨园,成为历代宗师,恩宠的李龟年,更是把音乐歌舞推向巅峰,因其恩宠厚赉,李龟年得以施展音乐天赋,并将西域音乐、大食音乐兼收并蓄,以至于今日之新疆民族歌舞与东罗马,奥斯曼土耳其等歌舞并无二致。

“邑考弹至曲终,只见音韵悠扬,真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令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风阙,而笙篁箫管,檀板讴歌,觉俗气逼人耳。减所谓“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儿回闻”。纣王听罢,心中大悦,对妲己曰:“真不负御妻所闻。邑考此曲可称尽善尽美。”

此琴有内外五形,六律五音。吟、揉、勾、剔。左手龙睛,右手凤目,按宫、商、角、徵、羽。又有八法,乃抹、挑、勾、剔、撇、托、蒯、打。有六忌,七不弹。”妲己问曰:“何为六忌?”邑考曰:“闻哀,恸泣,专心事,愤怒情怀,戒欲、惊。”妲己又问:“何为七不弹”邑考曰:“疾风骤雨,大悲大哀,衣冠不整,酒醉性狂,无香近亵,不知音近俗,不洁近秽。遇此皆不弹也。此琴乃太古遗音,乐而近雅,与诸乐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一大调,五十一小调,三十六等音。”有诗为证:

音和平兮清心目,世上琴声天上曲。

尽将千古圣人心,付与三尺梧桐木。”

以此论之,我们得知许仲琳不仅文学才华令人稀奇,而对音乐的修养,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封神演义》接近尾声,另有侧记,看似闲笔,但其远播于今,更将延及后世。

“高丽——子姓。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于周,武王请见,乃陈《洪范九畴》一篇而去之辽东。武王即其地以封之。至今乃其子孙,即朝鲜国是也。”

这是个极具史料价值的一笔,而“朝鲜”国名若以时间序,当是《山海经》所载:“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如上所述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称谓都很清楚。再如司马《史记》:“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而睿文最早所知晓的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取“朝日鲜明”之意,赐国号“朝鲜”,史称“朝鲜王朝”。许仲琳创作的《封神演义》正著述与明万历年间。而箕子正是“高丽”民族的人文始祖。

另补一首七绝,以飨书友:

七言绝句《无题》

许仲琳

人人贪恋春三月,

留恋春光却动心。

劝君休错三春景,

一寸光阴一寸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