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印象读后感2500字

读后感

个人印象

作者:以赛亚·伯林

《个人印象》记录了19位20世纪知识界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比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哈伊姆·魏茨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弗吉尼亚·伍尔夫、埃德蒙·威尔逊等。这些人,除罗斯福外,伯林都亲自见过,对他们非常熟悉。伯林以自然天成的幽默感、睿智轻松的语言、不带恶意的勃勃兴致讲述了他自己对这些人物的个人印象。《个人印象》书中还详细描写了1945年和1956年在前苏联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的会面,感人至深。《个人印象》书末的跋,伯林概述了他个人人格的三条主线:俄国人、英国人和犹太人。

个人印象读后感

读巜个人印象》文/ 思《个人印象》与伯林另一本19世纪《俄国思想家》一样,是20世纪著名人物群像集,包括对政治领袖人物、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诗人牛津大学的文化学者的描绘。比如丘吉尔、罗斯福、魏茨曼、爱因斯坦、赫胥黎、伍尔夫、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等,特别提到几位为以色列建功立业的犹太人物,这是伯林的犹太血统和作为复古主义者的责任偏向。1979年的耶路撒冷奖揭晓时,以色列广播公司打电话问牛津的伯林:是否受到三种传统——俄罗斯、不列颠和以色列传统的影响?伯林以以清晰的思路和文字回应了上述疑问,他认为:他对观念的毕生兴趣,归结于他的俄罗斯出身,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现代历史,是各种抽象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威力的活教材,即便这些思想观念是自相矛盾的;他在英国受教育,从1921年起一直住在英国,他所有的成就、行为和想法都不可磨灭地是英国式的,他无法公正地判断英国的价值观,因为它们也是他的一部分;而他的犹太出身,对他而言是如此深刻、如此自然,以至于他根本无法辨认出来,遑论分析。当然,可以说,伯林说的事实,是一种谦虚而感人的自我认知,我们常常是在身份之中,又跳出身份观看世界的努力中,才可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认知,而相应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从“我”这个入口进去的。所以梁溯溟先生说: 从某方面来讲,所以的观点都是一种偏见。而哲学的认知是带着这个清晰纹路的胎衣,在一次次挣脱中负重前行的,由此,哲学认知是一种思维疆域的开拓,而现百家百说。作为公众人物,不论是政治领袖、军事人物、专家学者、作家诗人,评价一个人物,伯林提出道德责任的优先考量,这于现实世界的总体目标是吻合的。作为政治哲学家,伯林认为:他迷恋各种思想观念,相信它们巨大的、有时是险恶的力量;除非人类理解了这些思想,否则就会成为它们的受害者,其危害程度有时要甚于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和人类自己的组织所造成的破坏力,比如法国革命、俄国革命、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恐怖统治等,所有这些全球意义的重要转变;如若对这些转变所体现的社会、道德、精神观念不具备一定的洞察力,便无法理解这些转变在改变人类生活方面的影响——不管这些观念是高尚人道,残忍可恶还是兼而有之——它们往往是危险可怕的强大力量,目的或好或坏,或者好坏兼备。因为人类生活不是“逃跑主义”,我们必须作出及时选择:在冲突的力量或原则之间、真理和荒谬之间、善恶之间、对错之间、个人诚实和不同形式的诱惑与堕落之间……这本巜个人印象》描绘的是伯林熟悉或偶见的人物,从传记等书中得来,或他们来访、就地工作,地点多是他工作的牛津大学全灵学院,以及别的学院,还有作为使馆工作派驻俄国的见闻与思考。他把两位伟人丘吉尔和罗斯福作了比较,因为他俩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所属大陆和文明的差异。这种对比在他们各自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上得到生动的展示——这些角色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对帕斯捷尔纳克与阿赫玛托娃的诗人形象描述,印刻在俄国时局斯大林的大清洗的恐怖背景里,那种受难更显悲剧与力量。本书是是应邀而作的对各人物的颂词,受篇幅影响,所以个别篇目没有延伸开去,比如写伍尔夫那篇,但伯林尽量通过个人,在发掘一些深藏的人类普遍性的东西,对思想家来说,也算尽责了。比如他对阿赫玛托娃的评价,也算中肯了:“阿赫玛托娃向我谈到她的一生,表现出来的超然和客观只能部分地掩饰她的感情倾向和道德判断,这一点显然无可置疑。在她对他人性格和生活的描述中,都带着对性格和处境的道德中心的深刻洞见(在这方面她对朋友也毫不留情),以及她无法摆脱的赋予事情动机和目的的固有观念,尤其当它们涉及她自己时,甚至对于我这对实情经常一无所知的人来说都难以置信——但这可能是由于我未能深刻理解斯大林专制的非理性和反复无常的特点,它使得人们对道德准则失去信心。在我看来,通过教条式地认定前提,阿赫玛托娃创立了她以非凡的凝聚力与洞察力加以发展的理论和假说。她坚信我们的会晤将产生重大的历史后果,就是这种成见的例证……一些揣测没有明确的事实根据——它们完全是直觉,但它们也并非毫无意义,并非纯然的空想;它们构成了关于她自己和自己民族生存和命运的一贯观念,这也是帕斯捷尔纳克要与斯大林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支撑和构成她的文学和艺术的想象要素。她不是幻想家:总体上,她有着很强的现实感。她在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圣彼得堡的文学和社会图景以及她在其中的活动时,运用的生动细节和冷静的现实主义眼光,使她的描述完全可信。最后,伯林仍然是谨慎的,他说他为未能详细记录下阿赫玛托娃的思想、行为和处境的细节而遗憾。我想,伯林的意思是,不管怎样呈现,文字仍有不充分之感,我的意思是,人永远有描述不尽的鲜活感。2019/01/02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