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 读后感2500字

读后感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

作者:武志红

真正解决婚恋和家庭难题的心理学读本!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代表作,中国式家庭问题第一书!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礼物。该书出版七年以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 读后感

概要:

热恋期(一段感情是怎样发生的?爱情是一种轮回,是想重温童年的美好,或是想修正童年的错误/不美好)

磨合期(为何爱会伤人?内心不符的幻想破灭+错误倾听的沟通障碍+需求不满的心里创伤)

稳定期(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密关系?接受真实的对方而非幻想投射+倾听满足对方真正的心理需求与感受+接纳自己和家人的不完美与内观自省)

提取关键词:轮回、自省、感受、“三角关系”、(反)依赖

轮回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对于所有人而言,恋爱都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轮回,是为了什么?有两层含义: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童年受过的苦,我们长大后一般至少要再重复一次。童年受苦的时候,弱小的我们无处可逃,只能接受。成年再受一次类似的苦,其实是埋着这样一个愿望:这一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错误。一段完整的感情会有三个阶段:1+1=1。1+1=0。1+1=2。第一个阶段,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两人宛如一体。第二个阶段,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们两个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天大的错误!第三个阶段,我是我,你是你,但我们在一起,并且真的感觉到我应该和你在一起。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而投入到迷恋者的陷阱,但他们早晚会发现,迷恋者对真实的自己并不感兴趣,他们爱的,只是他们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影。自省年龄越大,越懂得关爱这句话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人们都是爱学习、爱自省的。一个内心较和谐的人,会愿意自省。于是,对这样的人而言,他的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爱。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质。如果有人让我就“该找什么样的恋人”这一点提建议,那么我要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找一个有自省能力的人。感受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实现相互理解的唯一途径。“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我将我的感受告诉你,你将你的感受传递给我,我们就这样建立起了链接亲密关系(形成)记住,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谈事情(A)时,重要的不是去分出个对与错来,重要的是自己和对方的感受。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一个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们常讲“享受孤独”,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可能一万个人里都找不出一个。两个人组成的关系只是一条线,脆弱、不平衡。相反,一个三角关系才容易是平衡的、稳定的。如果一个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太过于紧密,那么这个三角关系就失衡了。三角关系中的一角不必非得是人,也可以是事业或其他事物。譬如,李银河和王小波没要孩子,但他们共同做同性恋的调查研究,也一起写书,那便是他们的“第三者”。有智慧的女子知道,老公最好要有一个嗜好,要么嗜好事业,要么嗜好旅游、收藏、摄影、音乐或体育等,嗜好便是稳固的第三者。“你最好接受相机和镜头这种情敌,否则你可能就要面对真正的情敌”(反)依赖客体关系理论称,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其实是童年时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再现。研究还发现,如果3岁前妈妈与孩子分离达两个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伤痛就是不可逆转的。最起码,在婴儿3个月大前,妈妈不要离开孩子。因为这3个月是至关重要的3个月,假若这一阶段妈妈对孩子很亲,将孩子照顾得很好,这个孩子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基础。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疏远会给孩子带来创伤,而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过于亲近也一样会带来创伤。后语:“找一个相守一生的人,未必要完美,甚至未必是至爱,只要同路就好,可以结伴而行,不至一生寂寞,足够了。”这个结伴而行的人,必定要让你感觉到默契,他必须懂你,你也必须懂他,你们两个都愿意相互陪伴,能够相互慰藉彼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