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原书第2版) 读后感2500字

读后感

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原书第2版)

作者:乔恩·卡巴金

《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是乔恩·卡巴金的第一部著作,初版于1990年,修订再版于2013年。这部著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有关正念及正念减压课程的经典书籍。它详细描述了正念减压课程的方方面面,及其在健保、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它同时还有正念冥想练习的音频指导,在早年地面课程还不是很多的时候,这本书,结合这些音频,成了正念减压八周课程地面课程的替代。自初版以来,本书在国际上成了一本畅销书,触及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它也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书的文字平实易懂,能够被初涉正念的人们所理解。现在,我们很高兴能够把这部简体中译本呈现给中国的读者。

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原书第2版) 读后感

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医生面前一脸沮丧的诉说自己的病痛:我的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我一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就心烦…每次来医院检查又说结果正常,这家那家医院都说没事,这究竟是个什么鬼?这样折腾搞的人都不想活了…唉,一声长长叹息里有不可言说的生无奈活无奈,生死之间很无奈。

思维(念头想法)的陷井。曾经,我们科室主任患有肾结石,患过结石的人都知道,每次结石病发作时候的那种疼是非常厉害的。有一次她的病又犯了,她睡在科室床上我们去看她,她跟我们说为什么我总是生病?你们都好好的,不知道我的身体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要是有其他问题的话我要是死了,那我的孩子怎么办?我的父母都还活着,我的爱人肯定还要去找个老婆…,她就一遍又一遍的在脑子里演绎她要是死了以后的悲惨世界。她又痛又哭的样子把我们都感染了。当时科室一男同事就说我们先把你送去做个ct扫描。她说我太难受了你们用推车把我送去吧,于是我们几个就帮忙把她推到ct室,她一直不停的喊疼。一会儿结果出来了说没事,石头很小。刚才还在床上疼的要死要活的她听到这话后立马从推床上爬了起来,笑着说我好了我可以走回去了。她这一举动把我们都搞懵。事后我们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本来也是痛可是一想到一些事我就感到很害怕,越想越烦越害怕,越烦越害怕越想也越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人就是这样,喜欢沉迷于各种遐想,被自己脑子里的各种思维所控制,玩些小我的把戏。民间有一句话:我们都是被吓大的孩子。这句话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从小被父母老师吓,要是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长大了被自己吓,一身的焦虑。早就有人研究发现我们脑子里每天想的事情95%以上都是昨天前天想过的重复问题。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对回忆的执着上,迷失在遐想中,并对那些已经发生并过去了的事情追悔不已。还有就是很多的或者越来越多的精力被消耗在对未来的期待、规划、担忧上,或者消耗在那些你希望发生,或者你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上。总之被各种思维遐想所裹挟,陷入思维陷井,向思维认同。因此错失了去关注自己眼前的美好。

我的疼痛不是我,我的痛苦不是我。作为一个社会,我们似乎对疼痛,甚至是有关疼痛或不适的念头怀着一种瞋恨,恨不得要马上把它干掉,与它对抗到底。但事实是越对抗的越持续越加重。正念减压大师卡巴金说:当意外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把正念带入到你在那些瞬间里的确切感受,你可能会发现与这些知觉的关系会在你确实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以及你有多受罪上带来很大的不同。它也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当疼痛来袭的时候,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想法来来去去,它们中的很多都以恐惧为基础,是对未来可能有多糟糕的预见性思考。研究发现心念对身体的影响绝不亚于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但如果对疼痛保持正念觉知,我们会发现这些心念想法不仅不是疼痛本身,也不是我!我们的想法将感觉贴上了“坏”的标签。然后我们的想法也不想接受它们,因为它不喜欢它们,希望它们离开。并非我不想接受感觉,只是我的想法不想。由此可见,我不是我的想法,同样我也不是我的疼痛,我只是在体验疼痛。同样的我的痛苦也不是我,我是在体验痛苦。在正念练习中我们了知了疼痛、痛苦、情感与我的关系,我们就会改变看待的视角,这对我们的身心疗愈非常有帮助。

疗愈在正念。既然我们知道我的想法不是我,我的疼痛不是我,我的痛苦不是我,那我如何去处理好和它们的关系获得内心的安然平静呢?疗愈的第一步是通过呼吸让漂移的心归位,回到身体里。在身体的一呼一吸中我们可以看到真相——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智慧的,我们本性就是完整圆满,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无限的资源和力量应对各种苦难。在正念的身心合一中可以知晓压力、疼痛、疾病、情绪都是我们的信使,知晓我只是通过身体来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知晓任何抓取都是都是偏离,知晓我们是如何把自己禁锢的,知晓思维如何与思维和解。从而心里没烦扰,身体照顾好,灵魂得解脱,实实在在的活在每一个当下的美好感觉里,不枉生而为人一场。爱因斯坦曾说“作为一个人的真实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对从自我囚禁中获得解脱的衡量和了解。”谨记卡巴金正念修习的六个态度:接纳,初心,放下,信任,耐心,非评价,在每日的生活中坚持践行,了解自己疗愈伤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