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功课:李思坤的身心灵地图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

爱的功课:李思坤的身心灵地图

作者:李思坤

李思坤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心灵成长的经验,而且为走在身心灵成长道路上的人,尤其是女性,呈现出了一张如何寻找爱的地图。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无私,要去爱别人,可是有99.9%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有的只是一堆责任、义务与标准。其实,爱应该是合一,在那里,没有分别,只有融合;在那里,没有痛苦,只有爱! 李思坤说,要达到合一的境界,就要从能量开始着手转化,达到与宇宙的联接。而要想我们的能量变得纯净,我们每一个“身体”都要被净化,即对应身体中7个脉轮的不同生命向度能够保持敞开和流动。

爱的功课:李思坤的身心灵地图 读后感

解答了我蛮多的疑惑,就是整体来说重复的地方很多,错别字也有一些。

如果你对脉轮感兴趣

如果你对灵修感兴趣

如果你对能量感兴趣

那这本书可以解决你一定的疑惑。

总体来说,有很多点都发人深省。

摘抄下来经常看一下也不错。

第三章

就像不经历分裂,如何知道什么是合一呢?这是每一个生命成长的需要,好的与坏的,光明与黑暗,都是需要我们去经历的,只是,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不要总是企图让自己变得“好”起来,因为在你的每一个企图里,都藏着一份不接纳你如果不能了悟生命就是不安全就是无常,你就无法真正地活着。你就会没完没了地活在担忧和算计里,你就会为了那些所谓有“安全”退而求其次。

第四章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内在引起反应,原因很简单,那一定是我们的内在还有一些待处理的情绪负荷及过往记忆爱是属于心的,它是头脑的敌人。头脑一旦介入,爱就不见了。只有头脑想要承诺,想要永恒,而头脑就是分裂,就是怀疑,就是恐惧,就是小我存活的基础。他/她从母亲身上学会柔软,学会如何尊重男人,从父亲身上学会坚强以及如何尊重女性它满足于这个新的概念、新的知识,然而却错过了这朵花的芬芳。我们的头脑常常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切断我们对世界的经验的其实,我爱你就像是爱着我自己,是的,我就是在爱着我自己,从你那里,我看到了我自己。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爱着自己的,我醒了,我知道自己是那个最值得珍惜的,我已经找到了内在的钻石。当我遇见你,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变得更完整了。因为你是我的一部分,而我也是你的一部分,我们是同一个生命体的阴阳两面。

第五章

因为当我们有能力“同情”别人的时候,在别人的悲惨故事的衬托下,“我”的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了。投射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不断地强化了好坏、对错、是非、自他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因为必须要有一个投射者和被投射的对象,哪怕这个被投射的对象是自己,那也是因为你内在存在分裂与矛盾,你的“超我”(即内化的母亲)对你内在恐慌孩童进行着监督和批判。因此,要想修成“无分别心”,不觉察我们内在的投射是不可能的外在的影像可能来来去去,别人的悲欢离合还在不断地上演,但你的内在是空的,如如不动的,那时候的你,就自由了。投射的世界其实和真相无关。而投射所能带给当事人最大利益就是,我不需要为我自己负责任。物质和精神并没有矛盾,它们不是对立的,是我们分裂的头脑喜欢将所有的东西都二元化,对立化。

第六章

人类最根本的病痛来自于与整体的分离感,而真正的疗愈是是让你回归与整体的合一。在我们的内在,有一堆群众,我是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群人,不停地唧唧喳喳。你就是在创造你的自由,这个自由不再拖着过去的一长串的尾巴,也不带着对的未来的一大堆计划与幻想,它是纯粹的,干净得近乎透明的。你完全的活在当下,而只有当下,才能让你保持你的鲜活,如晨光中的玫瑰,纯净欲滴,芳香四溢。我们以非常不平等的心去对待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感受,并将这种不平等的心进一步扩大到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看法。这就是无明和愚痴

第七章

存在本身就是那个“是”,它是一个整体,你无法给它一个结论或判断我们的痛苦就是理想的“应该”与现实真相之间的不匹配。那个想“成为”什么的努力会不停地折磨你,让你学会抱怨与自我欺骗;当你不再抱着一个目的,你只享受那个过程时,你就开始接近当下的真理了。只是,你会发现,当你内在处在完全的无为放松状态的时候,外在世界的平顺与成功也会来得越来越自然,很多时候,你就可以心想事成

可以经常回来看看笔记。不错很有帮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