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插图收藏版)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

物种起源(插图收藏版)

作者:查尔斯·达尔文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乘“贝格尔”号(即“小猎犬”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观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插图版选择最忠实于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初版《物种起源》为母本,精选百余幅达尔文时期的手绘博物插图并配以图注,忠实呈现那个时代的博物学之昌明盛美。

物种起源(插图收藏版)读后感

201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首版160周年,本书是首版内容。据说后来的诸多版本中,达尔文多次修正自己的说法和观点,还有文章讲他晚年笃信基督教,临终前甚至说希望收回自己的学说。然而,这套理论是如此能让人耳目一新,且自圆其说,以至于它出版后迅速被人们接受,并成为课本的内容,教育和影响了不止一代人,对错且不论,收回是没有可能了。对此,不知道他是怎样的心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我就是读着这样的课本长大的。本书中,达尔文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我仿佛能感觉到他当时感到自己脑洞大开,能感到他如何被这套理论激励、激荡、激动,怎样不辞辛劳、不远万水千山去采集证据,怎样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著书立说,说服别人。

无论如何,《物种起源》在当时让人们大开眼界,主张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而且有一个逻辑严密的求证过程,是科学家的思维路子。

然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相较于150亿年的宇宙来说,人类的历史太短暂了,相较于人类的历史来说,一个人的寿命太短暂了,在短短100年内想弄清楚几百亿年的事,真的不容易。

至于人类是怎么起源的,达尔文认为是进化来的,还有说是上帝创造的,也有说是外星人发送来的……众说纷纭。无论如何,书本告诉我们人类是猿猴进化来的,但目前基因研究却发现,人类的基因与老鼠、猪的相似程度远超过猿猴,和老鼠的基因竟然90%相似,让各种学说大跌眼镜,还有最近对宇宙以及外星体的研究,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的知识和信仰。

达尔文的时代和今天相距才100多年,但人类的认识更新了止一次。之前说人类将在2600年消失,但我觉得不用这么久,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就能继承人类的智慧,并完全取代人类。机器代替人类,这大概是达尔文进化论想都不曾想过的。

无论如何,还是很感谢达尔文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待世界的窗。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永远探索不完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角度不同,你在时间坐标中的位置不同,世界都会呈现不同的样子。

有时候想,如果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一切,一定特别有意思。可能会看到各种生物,包括天体,更不用说家族,命运,都像陆地上的河流一样,在某个点上产生,有很多分支,分别流向不同的地方,有的分支断流,消失,有的汇入大海,蒸发,变云,变雨,然后重新来过。

于是就想到了李白的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的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宇宙洪荒,时间浩荡,人生,万事万物,何尝不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