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Ⅱ(修订版)》读后感_800字

读后感

《大败局Ⅱ(修订版)》读后感800字

大败局系列Ⅰ、Ⅱ读完对改革开放的30年(截止至2007)以来的中国企业史轮廓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从曾经风光无限、无出其右到其时无比落寞、黯然退场企业家的心路历程中也可以管窥一二中国企业失败之渊薮。末了也只能感慨一句“时也,运也,命也!”我不知还能再说些什么摘录以下文字以志吧!

中国式失败三大原因:

(1)  政商博弈的败局;

(2)  创业原罪的困扰;

(3)  职业精神的缺失。

德隆——反思德隆就是反思我们自己,反思中国企业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反思中国的管制环境和经济崛起的社会基础。

中科创业­——管理层把股票市场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使获得上市特权的公司得以考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钱,从而使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寻租场。

华晨——没有学会妥协的企业家很难在中国商界成功,没有学会政商博弈术的企业家甚至很难在商界立足。

顺驰——如果说成长需要梦想和勇气,那么,拒绝超出能力的成长似乎需要更大的理智和决断。以创造奇迹的心态经营企业,迟早会成为奇迹的吞噬物。

铁本——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一定要在迂回与妥协中保护自己。面对国有企业,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代替、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自如,持续发展。

三九——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什么比明星CEO的增多更具破坏性。实质上,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能够使企业脱胎换骨的那些领导素质都是不正确的。

TOP托普­——托普的衰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失去控制的案例。宋如华有惊人的创造概念、攫取资源的天赋,可是他却始终没有能够将手中的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力,企业也一直处在外延式的疯狂扩张中。因此,当危机突然降临的时候,庞大而缺乏整合的“商业帝国”——如他自己所说的“一群小的公司的集合”——便会可怕地摇晃,并最终失去了控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