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第10辑,迈向思辨实在论读后感3000字

读后感

生产.第10辑,迈向思辨实在论

作者:汪民安 郭晓彦主编

本辑专题是“迈向思辨实在论”。“思辨实在论”缘起于2007年4月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一次会议,与会者包括雷·布拉西耶、伊恩·汉密尔顿·格兰特、格拉汉姆·哈曼和昆汀·梅亚苏。“思辨实在论”从一开始就轻巧地摆出了某种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姿态,借此对抗后康德哲学的主流形式。本专题选入了2007年此次会议的相关讨论,以及上述几位学者的其他论文,还包括加百利·卡特林等人的反思。本辑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法国哲学新秀昆汀?梅亚苏,收录了其成名作《有限性之后》的第二章及其评论德勒兹、巴迪欧等人的文章,并收录了相关评论文章,借此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勾勒出梅亚苏思想的大致轮廓。“访谈”栏目中收录了格拉汉姆·哈曼与昆汀·梅亚苏的对谈,此外还收录了德勒兹1981年的一个访谈。“文献”栏目收录了德勒兹的一篇早期论文。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增进国内读者对当代大陆哲学动态以及相关学术思想的了解。

生产.第10辑,迈向思辨实在论读后感

写作沉思哲理,读之厚朴人文——读汪民安《论家用电器》文/仪敬初识汪民安教授,是在元代大庙里举办的、吸引了三十位来自全球最高学府的学生赶来上课的醴斯学院,醴斯学院邀请汪民安老师主讲哲学。汪民安老师不徐不疾地、有条理地陈述、博引,竟然将尼采、福柯的理论和出处渊源讲出了故事的神采,引人入胜。再听闻汪民安,是河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套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民安主编的人文科学译丛,继续了汪民安自九十年代起对欧陆当代思想的译介工作。这套丛书更多地跟进了目前在西方正活跃的理论家——阿甘本、巴迪欧、朱迪斯·巴特勒、梅亚苏等。三闻汪民安,是因为喜获一本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汪民安著作《论家用电器》,这本书文字简洁精要,思维逻辑环生,更重要的是,文章中弥漫着一种家常的、充满关注和思考的“人文”温暖,让人不能罢读。汪民安所论及的家用电器,让读者有了对家用电器全新的了解角度,甚至,在看过书之后会将之在心中对位,一一拟人化。汪民安对家用电器进行逐一分析,解释了它们在许多家庭中的角色承担和功能分配,以及因之而有的个性和微妙的多层功效。他还指出:现代社会中,家用电器取代了很多人工,在解放了人的同时,也参与到人们生活当中。故而,在汪民安的眼中,家用电器的身上附着着人们的许多情感,甚至优缺点,也带着主人的生活气息和生活习俗,具有了每个家庭独特的特征和文化,并多多少少影响和被影响着身边的各种可能。虽然是哲理文章,却意味深长中充满趣味。在笔者读来,有一种类似儿童图书的魅力,好像小时候看的外国图书里一群土豆在地窖里打架分分合合一样,故事由此而被重新演绎,仿佛是这样的:正当洗衣机让主妇得到了劳动解放,沾沾自喜的时候,发现主妇没有能够坐在马桶上捧读老舍的《二马》,而是用电脑打着麻雀牌,直到全然忘记了去接幼儿班的孩子。洗衣机很是失望,恨不得自己身兼家长职责。(该故事灵感来自对汪民安如下一段话的理解:“我们有了洗衣机,不再用手洗衣服了,是重大的解放。但是,妇女腾出来的时间会用来睡觉和游乐吗?有一点毫无疑问,省时省力的技术发明了很多;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人们一点空闲也没有,而且越来越累。当然,我也不愿意将过去想象成美妙的时代。我不怀旧。过往的时代有它的贫乏的痛苦,就如今天有它丰裕的痛苦一样。)他甚至已经具有了忧患意识,他认为,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乃至电脑已经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或者说,它们嵌入了生活从而构成了生活本身,一旦它们从生活中被剥离出去,人们就会感觉到生活出现了巨大的失误。他在书中探讨了许多类似的问题。汪民安没有将自己当作老古董,固化在对旧日的有关手艺与农业时代的隽永抒情与怀恋当中,相反,他清醒而静观时代变迁,并不反对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催生的关系的变化,比如家庭结构、分工与劳动量、权利再分配、壮大的私密空间等。但同时,他反对异化,反对人被自己所创设的技术和生活方式所捆绑、困扰,被家用电器所替代和角色空虚化,继而产生“现代人病”的焦虑和不安。汪民安清醒地认同于西方艺术家和哲学家所提出的“现代技术导致的艺术光晕的消失”,不排斥机器和艺术的新关系。他认为,实际上,艺术的创造和生产方式一直是艺术家所致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艺术的生产方式更多样化了。艺术的概念范畴也随之扩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或许,在今天,艺术的生产方式可能比艺术最后呈现的形态本身显得更加重要。艺术史,总是关于艺术品的历史,即艺术的呈现形态的历史。或许应该有一部讨论艺术生产,尤其是当代艺术生产的历史著作。也许,他记述家用电器,就是在文献性地捕捉、记录时代中新旧角色,及这些对人们的影响。汪民安继而探讨了空间生产与生活观念。他认为,空间的变化,甚至不限于家庭结构内部的伦理关系,它甚至会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态度。中国这十几年的空间生产,全面地改造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它比一切说教,一切制度,乃至一切惩罚都有效得多。同时,汪民安关注男性、女性在生活、家务、工作中的角色与转变,从众多现象中看本质:劳动生产出来的对象反过来控制了人本身,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物和物的关系,物塞进了人的意识中并牢牢地控制着他们,而这一切,都和商品及其普遍生产脱不了干系。从汪民安的论证和阐释中,读者不仅会换种角度来思考周遭的事物,哲理性地重新评判技术、批评现代性对人的改变,同时,也在文章的提示下,不自觉地有了一种新的批判和反省的自觉。《论家用电器》提供对待世界和事物的一种新启发和新视角,比如,汪民安说:“我不喜欢批判,但我喜欢怀疑。批判是用一种立场取代另一种立场。怀疑则是对一切立场都表示批判。”他认为,个人经验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他说:“每个人的个人经验是历史性的,是具体而独特的。但是,每一种独特性都带有某种普遍性。人们常常将独特性和普遍性对立起来,似乎普遍性的前提就是要消灭独特性。但是,我的意见正好相反,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肯定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和具体性就没有普遍性。普遍性和独特性应该相互肯定。”《论家用电器》取义独道,文笔温馨和煦,这也许是作者本人的特质。哲理中还带有抒情性的情绪(惆怅、回望、诗意、温暖等)。这种和谐调性的达成,就像文章角度之新颖一样,给人明心质疑的同时,也舒扩心胸,放眼风物,温暖待人接物。这大抵是一本好书,所能给予读者的影响吧。(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