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从未在此观后感影评5篇

摘抄

《你从未在此》观后感(1):看不懂的电影就要逼着自己写影评,否则越来越懒得思考了。

看完电影,听到旁边不断有人在小声嘀咕道“各撒门思啦”(方言:这什么东西啊),我大概就知道很多和我一样没有看懂,或者说至少一知半解的。

电影结束,赶紧翻了一下豆瓣,看了一些分析,这才明白了一些。仔细想一想,可以发现这部电影拍得很创新,构思很精巧,意象表达很到位。只不过太过隐讳,闪回的画面太快,所以直到影片的结尾,对导演想表达的内容也只能靠猜。

不过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不知道这篇文章会有多少豆友看到,不知能不能给我一些解答。

1.为什么不管是幼年还是现在的Joe都喜欢将塑料袋套在头上?是在练憋气还是想寻死?

2.为什么影片中要出现那么多次倒计时(Joe和Nina都有),这些倒计时代表了什么?

3.为什么要描写Joe吃糖的画面,还要强调他喜欢吃绿色的,影片最后当Nina杀了州长,自己在吃东西的时候,盘子里留下了很多绿色的豆子,这两者有关系吗?

4.为什么Joe和杀他母亲的杀手手牵手?

5.为什么Joe看到州长被杀了之后要哭?是开心吗?还是因为州长没有死在自己的手下而难过?

6.为什么影片最后,Joe在饭店里一头栽在桌子上,画面会出现他中弹的场面,满桌子都是血,这是在表达什么?

谈一些小感受吧。

冷血的杀手Joe在母亲面前却无比温柔:在母亲看了恐怖片不敢睡觉的时候,陪着母亲;和母亲一起一边擦餐具,一边唱着字母歌。看到母亲被残忍杀害,他问杀手,他母亲害不害怕,杀手说她当时在睡觉,这样的回答大概可以给他一秒的宽慰吧。Joe看到Nina也是满眼爱怜。小孩和老人是最纯粹的,人们对这两类人的态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本质。在这里,我觉得Joe是善良的。

相比之下,政府的嘴脸就丑陋多了。州长养雏妓,还搞贩卖人口,看到这里才算明白了为什么参议员想救自己的女儿,但又不想让警察介入,警察也不是好东西啊,当Joe第一次把Nina救出来的时候,是FBI的人抢走了Nina(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也顿时更加感受到参议员对Joe说“Pleasehurtthem”这句话时候到愤怒和无奈。

每个社会都有好人、有罪犯等等,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我们所处的社会。其实我们并不害怕有人犯罪、有人违法,因为我们知道警察和政府会保护我们,会惩戒坏人,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安心,但是如果警察和政府都沦陷了,那整个社会将会人心惶惶,互相猜忌,时刻防备,那才是最恐怖的事情。突然想到去年电影节看的一部波兰的电影《我是杀人犯》,看完之后,我也写了类似观点的影评,没想到一年之后,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电影,也有相似的感慨,其实还有数不清的讲政府腐败或者丑闻的电影,看来各国导演们都有类似的疑虑啊。

再回过头讲讲Joe,他很痛苦,因为他一次又一次亲眼目睹人性之恶:战争中,为抢夺食物,小男孩近距离射杀小女孩;幼年时,看着父亲家暴母亲,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自己刚救出来的Nina又被人掳走。他的日子是没有希望的,在他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他好歹还有一个亲人,有一份念想。所以当他母亲死了,他的想法是和母亲一起死。在沉入河底的过程中,他看见了Nina,他感觉还有事情没有完成,还有人需要他,他取出西装里的石头,浮出水面,去救Nina。是Nina救了他啊。但至于童年的心结,我不认为Nina有这个能力能帮Joe解开,我也没看到有哪个细节说明了Joe通过Nina和童年的自己和解。

我还有最后一个疑问,就是我不太明白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Youwereneverreallyhere”。望解答。

《你从未在此》观后感(2):一个杀手的100种自杀方法

电影:你从未在此YouWereNeverReallyHere(2017)

导演:琳恩,罗曼萨LynneRamsay(英格兰)

一个惯用榔头锤人的杀手,在电影里表演了无数次自杀,试着用塑料袋套在头上,然后试着用匕首刺穿喉咙,试着跳火车轨……听来来很丧,不过都没有成功。这部杀手题材的片子还是有点点刺激感的,尤其是魂斗罗一样穿越整栋楼去救了金发萝莉,大量暴力镜头足够满足寻求刺激的看客眼睛。

但确实也是有点丧的,电影骨子里有很哲学很佛洛依德的情结,喜欢简单直接说故事的人,基本可以绕行。80分钟剪辑紧凑,没有拖沓的长镜头,暴力起来血腥四溢,温情起来又恢复了欧洲电影的精致温暖。时间线里有很多插叙片段,给观影的人错乱慌张的共生感。

导演LynneRamsay本来就是一个很爱探讨哲学问题的人,看了这个片子觉得还不错的人,建议可以去看《WeNeedtoTalkAboutKevin》(我们需要谈谈凯文),也是戛纳得过奖的。(for那些得奖控,有戛纳加持你们放心看。)

胖杀手joe到底有多少种病?

一个有抑郁症,战后心理综合症,躁郁症,轻微恋母,看得出他非常的挣扎,十分渴望死亡,尝试过一百种方法。无人知晓,从简单可爱的小正太成长成能一把榔头闯天下,下手果断专业狠辣的络腮胡大叔,经历了什么?电影不断闪回他经历家暴、战争、和杀人场景,也许是一部分答案。

母子关系是导演一直的关注点

这对亲密的母子关系,给了络腮胡杀手joe,一万次自杀未能遂的动力,生存的希望和意义寄托在妈妈的身上,妈妈身体已经十分衰老和消瘦,头发也全白了,但她也仍清楚记得joe20年前女友的名字和长相,看完鬼片也只有joe能带给她安全感的人。杀手这个战栗的设定,不妨碍两人相处时,也不妨碍跪在浴室地板上认真清洁的他,相处时温情细腻常常爬满Joe的脸庞。

找到新的起点,从另一段依赖开始?

一个穿着白衬衫,黑西服,抱着母亲水葬的杀手,为什么不顺势结束这个故事?是要复仇么?

大概,他是看到黑暗湖底的忽然出现的光和光里曾经救起的议长女儿的脸,大概这一刻挂念的人会一生挂念。所以,抖落口袋里的石头,从一万次自杀里joe救回了自己,奔回再一次救金发小萝莉的路上。彼此给过一丝温暖的人,大概都可以相互拯救生命。

爆了头或没有爆头的结尾,导演扔了一个tobeornottobe的问题,也算留个比较开放的结尾,joe完成了杀手任务,窗外天气不错,和新的旅伴出行下一段人生旅程,此时餐厅人来人往,生命仿佛喧嚣不止,也许偶然遇到,也就能走完剩下的一程。

《你从未在此》观后感(3):未制作完成都能豪取金棕榈大奖,《你从未在此》才是伟大的电影!

《你从未在此》即使在未制作完成的情况下,仍被安排进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并且最终斩获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这部电影开创了未完成影片也可以得奖的先河,可见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就注定了成功或者失败。

也许我们都看过著名的欧洲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其中大叔和萝莉之间的爱情,让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感同身受。而《你从未在此》也是采用了大叔和萝莉的组合,却拍出了完全不同的影像风格。

暴力化和血腥化是《你从未在此》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男主角是一位退役军人,却一直遭受创伤应激障碍的折磨。再加上他小时候经常目睹母亲受到父亲的家暴,也为本片奠定了惊悚血腥的基调。

男主角乔在退役后一直是以杀手的身份生活,直到接到了“营救被绑架少女”的任务之后,他才卷入了阴谋的旋涡。本片在叙事节奏上完全没办法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相比,但是一些细节非常值得玩味。

1,贯穿影片始终的倒数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乔的母亲在遭受家暴的时候,会把乔放入衣柜,避免让他看到家暴场景。倒数数字就是给他事情结束的提示,而乔也在之后遇到困惑时把这一习惯延续了下来。

2,乔有着自残的倾向,时常会用塑料袋蒙头,获取片刻的安宁。这和他小时候的童年阴影,以及在战场上的遭遇都有关系。

3,影片结尾在乔的想象中,吞枪自尽后餐厅中的人们依然各行其道,对乔的生死毫不关心。这也和片名《你从未在此》相呼应,无论生死,在其他人眼中都没有多么重要,好想你从未在此。

童年母亲遭受家暴时,他没能阻止;母亲被凶手入室行凶时,他仍没能拯救;拯救小萝莉的时候,却发现萝莉已经手刃仇人。乔没能阻止任何事发生,好像他从未在此。

《你从未在此》观后感(4):如果一个男人想死,什么会让他活过来

不散作者|

如果要问谁是世界上最硬核的女导演,那么我的答案可能是她——琳恩·拉姆塞(LynnRamsay)。

这位来自英国的女导演总是在她的作品中展现暴力的奇观、伤痕的即景。她曾凭借《凯文怎么了》为大多数影迷所知,在惊悚题材和压抑氛围的处理上展现了强大的掌控能力。

《你从未在此》观后感(5):《你从未在此》:琳恩·拉姆塞的视听“叫嚣”

如果能描摹出《你从未在此》的最佳版本,可能也就不需要琳恩·拉姆塞了(笑)。况且我自认为尚没有能力构想一部比戛纳竞赛电影更好的作品,只能在导演所提供的作品基础上分析利弊,然后想些办法规避掉劣处吧。我完全不在乎《你从未在此》文本的薄弱,也欣赏它视听语言的丰富。只是视听创造应该以观众的观看为指向,而不是为视听而视听。我为《你从未在此》找来的比对例子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性本恶》,两部电影相似地方还挺多的,比如作为主演的杰昆·菲尼克斯都卷入了各类事端,配乐同样起到营造氛围、参与叙事的作用,还有一处不可忽视的相似点:两部电影都用精致、繁复的视听语言建构完成。我赞赏《性本恶》的原因是PTA电影中构造的视听组件能自然直观地引发细腻又丰富的视听愉悦,即便我对电影的知识一无所知,也能从PTA的电影中获得视听愉悦,而这我想是《你从未在此》所没有的。

而且我也说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你从未在此》从一个简单文本出发建构而成,某种程度上,仅从视听语言角度看,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作品。我所感触的并非在此,而是电影并未提供丰富的观看方式,虽然视听非常丰富,但说到底它仍是一个强断观众观看的作品。这也是让我无法喜欢它的原因,甚至在看过几遍之后,生出的竟然会是一种类似恶心的厌恶感。每个镜头的编排和设计以某个一以贯之的理念贯彻,而观众所需要的就是认同这唯一的规则,然后以此方式投入观影,如此才能抵达导演一开始便已预先设定好的目标。因此,在每个镜头和镜头与镜头组接而成的表意单元中,读解方式的单一化决定了电影的僵硬和体验的消失。

恰恰是在“直觉式”观看上,《你从未在此》遭遇到了问题。按照这部电影设定的对观看目光的规训,它所要产生的效果正是想让观众直接进入到角色内心,体验他丰富又矛盾的心理活动,因而电影消解了可以从外部描摹内心的情节(故事极其简单),直接用丰富多样的视听构造传达角色内心实在的触动和感受,这就是电影中灵动的镜头、不断的闪回、配乐等一系列影像构造手法所要达到的目的。但与此同时,它所创造的体验又非常可怜地几乎是零,原因在于视听语言这种创造情境的方式除非能隐于无形,不然以《你从未在此》这般“叫嚣”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是会吓跑他们的。这里说“叫嚣”是因为这部电影过度鲜明、过度直接的视听设定将自己凸现了出来,形式逾越了要传递的内容。观众的注意不可能不被灵活多变的视听语言所吸引,因此在观众直接体验影像之前被迫先被视听构造撬动了思维分析,从而导致体验最终为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