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书笔记赏析

读书笔记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杜拉斯以小说《情人》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前一年,该书销售了420万册,翻译成了42国语言。由梁家辉、珍·玛奇主演的同名电影《情人》更是让全球无数影迷为之着迷。《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著名翻译家王道乾先生的译文极富韵味,被王小波等人高度推崇。而《乌发碧眼》叙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书笔记赏析

《情人》“大部分是由过去说过的话组成的”如回忆录一般回望过去,又回归现实。文章的叙述方式独特,既已旁观者角度,又已当事者角度叙述,缓缓道来,但这一特色,跳跃性比较大,须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气读完最好了。

几点感慨——

1.生活环境、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书中作者的父亲病重而亡,早早抛下他们母子四人,两个哥哥和她自己。“疯狂地活着,就像过着健康生活一样。”母亲每天都活在绝望的黑影里,守着贞洁和众多殖民下的女人一样,怅怅相望活在别人的目光下。生活中偏爱长子,即使知道长子性格霸道、不讲理、欺负弟弟妹妹、偷盗赌博,依旧偏袒为其辩护。作者和小哥哥就是在这长期生活于压下和地区性饥馑中成长起来的,一直到15半。认识一个中国富少,仿佛是挣脱禁忌的牢笼,“后来她出去搞钱,母亲不加干预。”母亲所谓好好学习成为老师的面子,完全打破。压抑终将爆发,不再顾及面子,享受禁忌的快乐。看着最要好的同学,心里扭曲想:拉她入其中看尽她的丑态,和作者一样退无可退。心理学说:“有一种命运从一开始便已注定,因为原生家庭是每一个人的宿命。”原生家庭支离破碎,殖民统治下的绝望压抑,充满了负能量,孩子们成长起来也会耳濡目染。15岁的叛逆,或许只是想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只是想摆脱绝望中的生活,漫无目的走向所不知道的远方。

2.年少的梦,用终生怀念。

作者创作《情人》 时已是一个老人,身体孱弱,酗酒成瘾……回忆一切从15岁那年开始的爱情,而原生家庭的恨带入爱情“恨之所在,就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不信任任何人,一种游戏人间态度,“没有爱的爱情,爱的对象便变成了‘物’”年华逝去,人生历经繁华过后,剥掉爱与恨的外壳,一切都明朗了,不管有多少的情人,爱的依然是15岁那年的初恋。“那个男人使我获得的快乐是那么抽象,那么艰难痛苦。”年少不知事,一个胆小懦弱的富少,一个叛逆美而疯狂的少女,两个无助孤单的孩子抱团取暖,直到离开,暮然回首,爱情已走远,就像“过去的罗曼史,让它成为我们一个美丽的回忆,作为一个终生怀念的梦”……

3.心中的梦实现给予人一份礼物,希望与释怀。

年少还未必爱,便已失恋。经过冗长的时光沉淀他来到巴黎,诉说着“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岁月的洗礼,作者心中遗憾的初恋也算圆满,有了希望……这是身陷黑暗深渊中一抹阳光。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是幸福的,“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因为你是你而爱你,或更确切地说,尽管你是你,有人仍然爱你。”心中所爱,亦爱自己。是幸福,以前用来终生怀念的梦,也变成了希望,一份释。

“我爱的是爱情”开始的错误便已注定结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