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百科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生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学院一部分,2014年9月,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各学科建设,独立为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生物工程与套用生物学系和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成立时间:2014年
  • 现任院长:曾宪垠
  • 现任书记:丁春邦

学院介绍

学院设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生物工程与套用生物学系和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海外归国人员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学科建设

截止2017年,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4个博士和硕士授权点,以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在读博士、硕士110人,本科生1400余人。
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学院学术氛围浓厚,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横向合作科研课题10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CD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200篇。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开拓进取,全面发展,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与美国、荷兰、以色列和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所的合作与交流。近三年,40余名学生到国外留学,继续深造。
院秉承求实创新、全面发展的理念,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好的平台!

现任领导

院长:曾宪垠
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科建设、人事、科研、财务及研究生教育、行政办公室。联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党委书记、副院长:丁春邦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建、思想政治和安全稳定、纪检、监察和统战、党委办公室。协助管理人事、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联繫生物工程与套用生物学系和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
党委副书记:黎明艳
职称:副教授
分管学生管理、本科招生和就业、宣传和网路管理、工会和教代会、关工委和离退休管理工作。协助管理学生党建与安全稳定工作,联繫植物学系。
副院长:徐怀亮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管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实验室、基地建设与管理、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外事工作。协助管理学科建设,联繫动物学系。

管理机构

党委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全院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学院党委完成教职工党建工作、关工委工作、统战工作,主要负责学生团建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其他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行政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是学院行政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综合服务部门,主要职责是围绕本学院中心工作,做好学院领导的参谋助手,负责全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本科、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四川农业大学的前身、原四川大学农学院即在畜牧和兽医专业开设了动物生物化学课程。1948年在农业化学系下设生物化学教研组。1956 年农学院由四川大学迁址雅安独立建院后,生物化学课程组与有机化学课程组合併成立有机生化教研室,划归畜牧兽医系。1960年有机生化教研室划归农业化学系。1984年,生物化学课程全部划归学校新成立的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1997 年初成立生物系,下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并将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整合,组建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003年初,在原基础部的理学学科基础上组建了生命科学与理学院。2014年3月,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分为2个学院,在原生物化学教研室基础上新成立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本系所承担《生物化学》课程,于1992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省属高等院校第一批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被遴选为四川省精品课程。2010年开始开办套用生物学本科专业;1996年开始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本系所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生物学二级学科,于2004年成为四川省级重点学科,并于2008年再次被确认为省重点学科。
动物学系
动物学系拥有一支结构年轻,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动物学实验室总面积约1200m,在学校试验农场有1亩实践教学基地。实验仪器设备有光学显微镜、解剖镜、萤光显微镜、彩色生物电视、计算机、数位相机、投影仪、水质分析仪、无菌操作台、恆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等实验仪器设备,设备总值约100万元。2006年建成了四川农业大学动物标本馆,总面积约1800 m。已收藏了大量动物标本,其中鸟类近600种,兽类100余种,鱼类160余种;分类区系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模式和地模标本有60多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5种;国家Ⅰ、Ⅱ重点保护兽类有28种;特产鸟类50种;另有一些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珍稀鸟类标本。
动物学系主要承担了全校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的《普通生物学》、《动物学》、《生命科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动物资源学》和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动物科学专题》、《高级动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动物标本馆为动保、游憩、生科、动科等10余个本科专业的动物学、鸟兽学和保护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提供实验材料或实习场所。近年来,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6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2004年获準建立动物学硕士点,2012年取得博士生招生资格。现可在特种水产动物营养免疫学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水生动物学与濒危动物保护等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主研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
植物学系
1956年农学院由四川大学迁址雅安独立建院后,学校就建有植物学教研室,着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颜济教授、植物系统学家杨俊良教授等对植物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植物学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2007年被批准为第三批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1年我校植物学学科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支持,2011年被列为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植物学系主要开展植物系统学、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植物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Tree Physiology》、《Carbohydrate Polymers》、《Plant Science》、《Botany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Biologia Plantarum》、《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植物分类学报》、《园艺学报》、《云南植物研究》、《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999年,2006年)。
植物学系主要承担《植物学》、《普通生物学》、《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分类学》、《资源植物学》、《奥妙植物学》、《生命科学概论》、《生物学实验技术》等本科生课程以及《高级植物学》、《植物显微技术》等研究生课程。2003年《普通生物学》成为我校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植物学》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植物学》遴选为校网路教育精品课程,2008年《植物学》被批准为国家网路教育精品课程。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教材6部。
2000年,开始招收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得植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0余人,博士6人。
生物工程与套用生物学系
生物工程与套用生物学系成立于2014年3月,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实验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7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本系下设“免疫工程与套用生物物理实验室”、“电镜实验室”和西南地区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并具有生物物理学博士和硕士学科点,及“生物工程”本科专业。
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
四川农业大学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成立于1960年,系我国西南区最早成立的核技术农业科学套用研究机构,四川省科委特命名为“101研究室”。1980年由四川省政府批准更为现名原子能农业套用研究室。
研究室现有固定教学科研人员8名,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人,副高4人,中级1人,教辅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人,四川省科学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占50%;有博士和硕士生导师7人。研究室面积约1000m2,拥有价值100余万元的先进核辐射探测仪、分子生物学、免疫分析及相关的仪器设备和约500 m2的实验动物房和植物培育场。
研究室下设套用生物物理与免疫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5个分室,即同位素示蹤及辐射诱变室、免疫调控及免疫分析室、生物大分子室、生物信息室、细胞工程室。主要从事同位素示蹤、免疫分析技术、分子生物物理、纳米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动物生殖免疫调控、动植物营养与药物代谢、食品及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成绩显着,多次荣获农业部和省科委奖励。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海外归国人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博导9人、硕导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校教学名师1人。

师资介绍

师资总数
52人
党政管理系列(9人)
曾宪垠
丁春邦
黎明艳
徐怀亮
陈苹
祖立义
孟建成
张奎
谭幼龄
教学科研系列教授(14人)
丁春邦
王晓丽
王 勤
张怀渝
邵继荣
陈 惠
吴 琦
杨瑞武
姜延志
晏本菊
温安祥
曾宪垠
蔡 易
徐怀亮
袁明
教学科研系列副教授(12人)
刘汉梅
杜小刚
张军杰
陈洋尔
张晓凌
单 志
苟 琳
胡 超
姚慧鹏
廖进秋
黄 燕
教学科研系列讲师(10人)
布同良
朱广香
刘 静
李成磊
周莉君
曹晓涵
解 萌
孟风艳
武佳韵
郭晋雅
唐自钟
实验系列(6人)
古 玉
陈志渝
何 涛
周 毅
彭光雅
韩学易
杨鸿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人)
曾宪垠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
曾宪垠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1人)
丁春邦
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名师(1人)
陈 惠
博士生导师(11人)
丁春邦
张怀渝
邵继荣
陈 惠
杨瑞武
温安祥
曾宪垠
吴 琦
晏本菊
蔡 易
徐怀亮
硕士生导师(33人)
丁春邦
王晓丽
王 勤
刘汉梅
杜小刚
张军杰
李成磊
张怀渝
陈洋尔
邵继荣
陈 惠
吴 琦
杨瑞武
单 志
姜延志
姚慧鹏
晏本菊
袁 明
温安祥
曾宪垠
廖进秋
布同良
曹晓涵
解 萌
赵海霞
蔡 易
黄 燕
唐自钟
孟风艳
郭晋雅
武佳韵
李成磊
徐怀亮

专业设定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一本)(0710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现代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技术,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套用前景,具有国际化视野,受到基础研究和套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套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英语和计算机综合套用能力;
2.掌握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科技政策、智慧财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和相关农林科学的理论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干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 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技术、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 四年。
修读学分: 165学分。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07040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受到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以及在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环保和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套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生物学基础和农业套用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智慧财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
修业年限: 四年。
修读学分: 165学分。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0830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产品提取纯化、生物製品研发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生物技术及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製造与研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3.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生物工程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当代生物工程发展动态和套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物微生物学、套用酶学、生物製品学、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细胞工程实验、生物製品学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 四年。
修读学分: 170学分。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