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百科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2010年07月0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 发文机关:国务院
  • 发文字号:国发〔2010〕22号
  • 成文日期:2010年07月05日
  •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9日

档案背景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誌。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意见。

档案全文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製造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稟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採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企业为核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製造水平。
——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使用和农机工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形成若干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其中,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水稻种植、收穫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0%和85%,玉米机收水平达到50%左右,油菜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基本解决甘蔗种植、收穫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成现代化农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路。
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加快重点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在东北地区、新疆棉区及华南蔗区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机,提高大型农机配套比和使用效率,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提高棉花机收水平;突破甘蔗收穫机械化瓶颈制约,提升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在黄淮海地区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最佳化改善装备结构,提高作业效益;着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花生收穫机械化示範和推广力度,扩大花生机收面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油菜种植和收穫机械化,加大直播机械和联合收穫机械推广力度,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南方丘陵山区推广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种收和植保机械,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加大灌排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节水灌溉和小型抗旱设备推广,提高灌排设备装备水平。在其他地区加快提升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等机械化。
(五)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範和农艺标準,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统筹规划,整合现有农机院所的科研力量,针对重点农作物建立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加强农机与水、肥、种、药等因素协调作用的机理研究,完善农业机械化、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六)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範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複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套用。加强抗旱排涝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继续抓好农机跨区作业,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排灌及抗旱用油。
(七)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开展农机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对农机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八)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广泛套用。加快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运行,及时满足农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提出农机研发和改进需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九)强化农机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健全农机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準体系,规範农机作业、维修服务,提高农机套用和保障水平。组织开展在用农机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蹤调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网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营造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抓紧研究以旧换新办法,加快淘汰老旧及高耗能农机,促进安全、节能、环保型农机的推广套用。建立健全农机安全使用法规和制度,开展农机使用安全教育,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监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三、促进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导向,鼓励和引导农机製造企业最佳化产权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农机製造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抓紧研究制定农机工业产业政策,建立农机行业準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整顿行业秩序,最佳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杜绝低水平重複製造。鼓励农机製造企业战略重组,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形成若干个具有先进制造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科技型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建立健全农机科研联合协作机制,改革农机科研立项和业绩评价机制,打破区域和学科界限,将解决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作为科研首要目标和科技成果评价标準,提高农机科研整体水平。
(十一)着力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最佳化农机产品结构,改变目前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大马力拖拉机进口依存度高、小型农机质量差的局面。要从家庭承包经营、户均土地规模小的国情出发,在开发大型农机的同时,积极发展适合家庭经营需要的中小型、轻简化农机,形成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高中低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製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积极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慧型化、经济型农机,重点突破水稻插秧、玉米收穫、油菜种植和收穫机械,以及节水灌溉设备等瓶颈,优先发展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高地隙拖拉机、多功能穀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穫机、甘蔗收穫机、棉花收穫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机具、高效植保机械、高效节能机泵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小型抗旱排涝机械、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加快农业清淤设备研究开发。
(十二)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大马力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高效节能大中型水泵、喷灌机等重大产品开发,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製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行业发展。依託农机製造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公益性的农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凝聚优秀研发人才,加快急需的关键性农机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经营体系的需要,提高农机的适用性。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农机工程学科建设,强化农机工程基础教育。完善农机培训体系,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机製造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十三)提升农机工业製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大农机製造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套用精密成型、智慧型数控等先进加工装备和柔性製造、敏捷製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农机製造工艺及装备水平。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準体系,加快制(修)订农机产品技术标準,实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开发生产。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套用,提高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提升农机产品质量,逐步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强化企业质量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外购零部件的检测和可靠性分析,规範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建立农机製造企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加强生产技术工人培训,提高工人使用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製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十四)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农机製造企业品牌行销网路、专业农机流通企业销售网路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市场体系。实施农机流通服务品牌工程,最佳化市场布局,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健全农机零配件供应网路,提高农机产品流通效率,方便农民购机。建立农机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依託重点生产企业、专业流通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农机产品“三包”制度,健全和规範农机修理市场,明确产品售后维修责任,规範服务程式,提高维修能力和服务质量。
(十五)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鼓励大型农机製造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降低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加入我国农机行业,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製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提高农机产品开发、製造和管理水平。实施农机装备“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引导有条件的农机製造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十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资金规模,并向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倾斜。适当支持适宜地区购置国内尚不能批量製造的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喷灌机等农机。逐步加大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在适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积极开展农机保险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保农机给予保费补贴。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和智力引进。国家技术改造投资要对农机工业技术改造给予倾斜和重点扶持,地方政府也要按照一定比例落实配套资金。
(十七)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按照科学、公开、公平、高效的原则,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合理确定补贴产品种类,及时公布年度实施方案和补贴资金等,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简化农机购置补贴审批程式,改进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间。完善经销商管理制度,在由企业推荐经销商的基础上,严格经销商资格审查,将售后服务能力作为选择经销商的重要标準。严禁农机化事业单位通过成立公司等手段经销补贴产品。进一步扩大省级自选补贴产品的品种範围,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购机需求。缩短补贴资金结算时限,增加结算频次,加快企业资金回笼速度。加强监管,安排专门机构受理农民投诉,严肃查处倒卖补贴指标和补贴产品、套取补贴资金、借补贴之机乱涨价和乱收费等违规行为。保障农民选择权和议价权,允许农民对实行统一定额补贴的同一种类、同一档次产品在本省範围内跨县自主购机,允许农民在签订购机协定后调换机型。
(十八)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购机信贷规模,积极满足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做好融资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合理审慎确定抵押率,採取灵活的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为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製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农机製造企业可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製造企业倾斜,加大支持力度。
(十九)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继续免徵农机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继续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进一步落实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政策。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徵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属于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製造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徵收企业所得税。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免徵增值税政策。
(二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将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规划,与规划内的项目同步实施。抓紧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落实年度建设投资。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推广鉴定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改善农机保养条件。将农机科研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工程(技术)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範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範项目安排中,对农机科研新技术和新产品予以倾斜。将农机流通纳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农机销售市场、配送中心电子统一结算、信息採集发布系统和区域性售后维修服务中心等农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一)明确部门分工。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安全监理等工作,抓紧修订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体系,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意见、农机推广目录和补贴产品种类。农机工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机工业行业管理职能,加快制定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準入办法,抓好产品质量管理。水利部门要做好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规划,推广普及节水灌溉设备,协助农机工业主管部门做好大型灌排设备研发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部门要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资金,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监管。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农机流通行业的指导,加快农机流通体系建设。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研开发支持力度。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机信贷、保险业务。其他部门也要根据职责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有关行业协会要当好政府与企业、农户的桥樑,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作用。
(二十二)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组织协调和相关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力量,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套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档案解读

推进创新 提高水平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国发[2010]22号文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準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意见》的有关精神,确保政策顺利实施,记者採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记者: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从无到有,在曲折的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加速、农机跨区作业兴起、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及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并不断加大力度,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09年底,农机总动力8.75亿千瓦,比1980年增长5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8%,比1980年提高了27.2个百分点;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2265亿元,2004年以来以年均20.5%的速度增长。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解放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国务院以国发[2010]22号档案正式印发了《意见》。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誌。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促进科技进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快农机工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有利于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服务业,带动农业投资,拉动农村消费需求。
记者: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如何?
答: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机化总体水平不高,仅相当于日本、韩国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水平,动力机械与农具配套比仅为已开发国家的一半,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和作业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安全使用等公共服务能力弱,农机销售、维修、配件供应等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行业低价销售、微利经营,吨钢万元产值不到汽车行业的一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製造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务院此次出台《意见》,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加快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农业作业已进入机械代替人工的重要阶段;二是农机结构变化,大型替代中型、中型替代小型、小型替代人畜力的趋势明显,农机市场前景广阔;三是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适应机械化生产问题;四是农机装备製造能力提高,为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奠定了基础;五是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为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记者:应如何理解《意见》提出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答:《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总要求。一方面,强调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製造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意见》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提出了4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採取不同的技术路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二是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三是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企业为核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意见》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一是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形成若干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成现代化农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路。
记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幺?
答: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目标,《意见》分别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意见》明确了六项主要任务。一是要加快重点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二是要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三是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四是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五是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六是要强化农机安全使用监督管理。
在促进农机工业发展方面,《意见》也明确了六项主要任务。一是要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二是要着力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三是要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要提升农机工业製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五是要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六是要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
记者:《意见》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提出了哪些扶持政策?
答:《意见》在强调继续实施好现行扶持政策并不断加大力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适当支持适宜地区购置国内尚不能批量製造的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喷灌机等农机,逐步加大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在适宜地区实施农机作业补贴试点,积极开展农机保险业务,加大农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和智力引进的投入力度,国家技术改造投资要对农机工业技术改造给予倾斜和重点扶持。
二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简化农机购置补贴审批程式,完善经销商管理制度,严禁农机化事业单位通过成立公司等手段经销补贴产品,进一步扩大省级自选补贴产品的品种範围,缩短补贴资金结算时限,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保障农民选择权和议价权。
三是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製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农机製造企业可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製造企业倾斜。
四是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继续免徵农机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继续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进一步落实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政策。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徵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属于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製造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免徵增值税政策。
五是支持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规划,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和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加大农机科研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将农机流通纳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支持农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问:如何确保《意见》提出的任务和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答:为了确保《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指导,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同时,《意见》还要求有关行业协会要当好政府与企业、农户的桥樑,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作用。
《意见》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工作责任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组织协调和相关机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