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人生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

清单人生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也许你读过《外婆的道歉信》,那你一定知道我说的,读完后大哭着笑或者大笑着哭的感觉。即便你没读过,我保证在《清单人生》第一章之后,你会爱上这个63岁的古怪女人。因为她真的太好笑了!布里特-玛丽的情商接近于零(也许会让你想起家里某个亲戚)。她夸奖别人的新发型:“您的额头非常宽,剪这么短的发型需要很大的勇气”;她管别人要一杯水时,会责怪对方竟然不给她杯垫。关键是,她根本意识不到这会得罪人!她内向胆怯,渴望改变却不敢改变。她的生活严格遵循一张张事先制定的清单,她甚至有一张记录所有清单的清单。她6点准时起床,12点必须用餐,将家里的一切整理得一尘不染,因为她相信,只要什么都不变,生活就能永远持续下去……

清单人生 读后感

开头很平淡,文中女主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玛丽处处以丈夫肯特为中心,跟人讲话,总是以“肯特说”为开头,没有安全感,不被肯定和关注,规则化的生活,循规蹈矩的每一天,按照既定的规则重复的生活着,毫无变化和改善,这样的生活真是无趣。

一度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但是作者的文字很温暖,还是决定看下去,玛丽离了婚,出来找工作,固执的有点可爱,她喜欢收拾和整理,最喜欢小苏打和清洗剂,总喜欢把一切整齐摆放,仪式感十足,最后她来到了因为经济危机而有些破败的博格,她遇到了坐轮椅的女人,遇到了有视力障碍的银行,遇到了温文尔雅很尊重她的斯文,遇到了一群天真烂漫热爱足球的孩子们,她的内心默默的被博格的人温暖着,融化着,也给博格的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局升华了,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没有选择肯特,也没有选择斯文,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向往之地——巴黎。

以后要是有喜欢的人了,我要告诉他,“我想让你知道,xx,每次听到消息振动和铃声,我都希望是你的。”

以下为摘抄部分:

“我只想守护好自己的那些东西,如果以后非要和一个人生活在一起,那我仅仅渴望他不要伤害我的那些渴望。”

“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变得唯唯诺诺,所有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在遇到否定你的另一半的时候,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勇气离开,我想遇见一个温暖温和的另一半。”

“很有哲理的一段话,“所有婚姻都有不好的一面,因为所有人都有弱点。如果你和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就要学会以各种方式应对这些弱点。”

“因为选择一种生活跟买鞋不一样,甚至跟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关系也不大。过日子的意义在于抱团,和另一个人身上的你自己抱团,还需要回忆、墙壁、碗橱、餐具抽屉等等来帮助你知道各种东西都放在哪里。”

“就这样,一年变成了几年,几年变成了一辈子。直到某天早上她醒来,才发觉光阴虚掷,来日无多,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褪去恋爱的激情,进入细水长流的婚姻生活后,这些看似毫无新意的日常陪伴反而显得更有烟火气,也更贴近人的内心,比轰轰烈烈的爱情更为难得了,因为这些是可以抵挡耗人心智的柴米油盐,战胜漫长的细琐时光的法宝和利器。多少原本和谐恩爱的家庭,都因不屑于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情而走向破裂。”

“她独自站在披萨店外面,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敲得粉碎。她试着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她的错,因为她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内心感觉放在第一位,开始新的生活已然太晚。”

“人在被枪指着脸的极端状态下做出的反应,常常连自己都理解不了。”

“人生的乐趣本来就少得可怜。无论是谁都很少有机会留在原地,拒绝在时间的长河中随波逐流,在快乐的漩涡中永远沉溺下去;也无法毫无保留地爱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充满激情。”

“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条件适合,可能有几次机会能够做到上面这些。长大后,就是漫长的、大气都不敢喘的卑微生活。谨慎自持让我们不再为了纯粹的快乐大声欢呼,即便笑得出来,也总有一丝羞耻感挥之不去。还记得成年后的你痛痛快快地笑过几次吗?”

“激情的价值不在于它给予我们什么,而是它要求我们如何冒险,有时候甚至需要放下尊严,忍受别人的不解、嘲笑和否定。”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您知道为什么即使整天听垃圾话,我也要留在这儿工作吗,布里特-玛丽?”

“为什么?”

“我母亲干了一辈子社会服务工作,她总是说,在这些成堆的垃圾话里面,在垃圾山的中间,你总能发掘出一个阳光灿烂的故事。就凭这一点,这份工作也值得做。

“您就是我的阳光灿烂的故事,布里特-玛丽。”

“给予爱却不张扬,苦难的日子里,总会遇到柔软的爱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