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读后感3000字

读后感

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

作者:阿米尔·D·阿克塞尔

“我想知道上帝的想法。”——爱因斯坦 本书是国际知名数学家阿米尔·D·阿克塞尔继他的《费马大定理》之后的又一力作。 在这本拥有大量翔实史料,经与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交流、探讨而著成的书中,阿克塞尔让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来解释宇宙学中的最新发展,对宇宙本质的研究,并阐述了宇宙学和相对论之间由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而建立起来的联系。 本书还揭示了鲜有涉猎的爱因斯坦的人性化的一面,并披露了属私人收藏的爱因斯坦的某些信件。这些信件勾勒了爱因斯坦与其他科学家的人际关系的新视图,其中也讲述了他早期为证明他的强引力将会使光线弯曲的革命理论所作的种种努力。

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读后感

阅读时间:2017.11

我们生活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人类又是从何而来的?这是每个人都会想过的问题吧,大部分人都只是想想而已,而有的人却把此作为毕生努力奋斗的目标。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还有科学哲学《自我实现的宇宙》等,近期又读了阿米尔·D·阿克塞尔所著的《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本书不是科学著作,因此比较容易读。作者用半传记式的讲述了爱因斯坦各种理论形成的故事,同时介绍了爱因斯坦曾经摒弃的宇宙常数对现代宇宙学的推动作用,科学往往喜欢和人开玩笑的!

一、关于数学与思维逻辑

本书写的很有意思,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爱因斯坦的整个理论不是基于物理或者天文学实验得出的,而是纯数学推导出来的。最近我一直在想,所谓的公理定律,也许是因为恰巧处于此时此刻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而脱离了这个世界这些公式就可能不成立了(例如牛顿的苹果)。“实践”也许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宇宙的浩瀚和时间的宽广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这也许该归咎为一个哲学问题。而爱因斯坦却深信宇宙也会有人类可以理解的规律可循,使用了纯数学的方式在理解这种规律,而数学推导就绕过了实验科学可能存在的环境依赖性。可喜的是,他的理论慢慢得到了实验科学的证实,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我也喜欢数学!

这就是很多学科难题却可以通过别的学科突破或者别的学科的科学家解决了。在科学上,如果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生物学问题会怎么样?《自私的基因》就是用了数学博弈论研究基因,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在自然界的美丽光环。而我们面对的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我们停留在固有思维上,认为我们既有想法是正确的。何不换个思路看看?

二、关于梦想与选择

成功的人都是有梦想,爱因斯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他一直在寻找通往上帝的方程式之路,理论数学可以越过实验科学的种种障碍,可是要走的更远,他需要更多的数学。狭义相对论时,使用了洛伦兹和闵可夫斯基数学,广义相对论使用了里奇、列维-齐维塔、黎曼方程。但是人类可利用的数学方法是有限的,他无法使用更多的数学公式和坐标,那时还没有计算机做辅助计算,没有宇宙膨胀论,天文学上还认为银河系才是宇宙的中心,而日食对光偏折理论的支持也是在他的广义相对论诞生几年后才完成的(如果先被天文学家发现了光的偏折会怎么样?那么爱因斯坦到死可能还是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这些都是他无法跨越的阻碍,最后他止步于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之路上。一直疑惑为何天才牛顿在年轻成名后致力于炼金术和神学,是不是他早就看到了那无法逾越的墙呢?是不是他早就发现自己理论在宇宙维度的漏洞而无法自我解释,于是相信上帝了呢?真的好想问问牛顿啊!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爱因斯坦对科学的坚持!

正因为有爱好,爱因斯坦可以在工作之余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和思考。那我自己有梦想么?工作空闲时间在做什么?我有爱好么?难道人生就是为了工作赚钱么?

三、关于认知与怀疑

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信息无疑是闭塞的,这也对他的研究造成了很多阻碍,例如他做了多年的研究,最后却发现一个世纪之前已经有数学家研究成了。而当今我们却可以轻易获得知识,这也带来了很严重的弊端,就是无法辨别知识的正确性。别的不说,单说我们奉若真理的教科书。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是我国中小学课本几何学基础知识,作为孩子,被强制记住各种定律,很难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例如欧几里得第五定律(通过一点有唯一一条直线),从数学角度就是存在问题的,而我们却需要背诵,并在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推导,根基不稳会长出什么?

小学自然课老师讲到“宇宙是无限的”,作为考题大家都要背下来,宇宙怎么可能是无限的呢?那比遥远的地方更遥远的地方是什么?清楚的记得,那时我追着问老师,老师笑一笑不理我了,“背下来”才是硬道理……慢慢的我们将分不清哪些是“真理”,哪些是暂时的“定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而成年的面对每天海量的外部知识,又如何去分辨真伪呢?

四、关于简单与复杂

宇宙是纷繁复杂的,爱因斯坦的定律必然经过大量运算,而最后结果确是极其简单的一条公式,毫无多余项。科学上有一个很有有名的观点(“奥卡姆剃刀”):科学研究建立的模型应该是极其节俭的,包括尽可能少的参数。也就是“最简单的理论最有可能是正确的理论”。不仅仅是科学,生活本就该是简单的。我也是“极简主义”的信奉者。

常常看着儿子整天乐呵呵的很奇怪,他需要每天上学写作业,被管束没有自由,为什么孩子可以笑得如此开心,而长大之后的我们却失去了笑容?回想下自己每天脑袋里装了些什么?孩子会放声大哭、也会开心的笑。而我们的笑容那么开心么?“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五、关于爱因斯坦的理论

爱因斯坦的理论根基是时空都不是不变的,不变的是光速。但是如果光作为粒子,速度必然会受到其他力的影响,尤其是缩小到量子范畴,一定会出现问题。那么光速真的是恒定不变的么?光速是宇宙的极限速度么?人们用各种方法试图解爱因斯坦方程,是否爱因斯坦方程的参考系也会有问题呢?弱小的我也只能是傻傻的想想了。

宇宙多么辽阔啊!好想知道好多事情,大把年纪的我突然想改行去做科学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