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读书笔记3500字

读书笔记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作者:乐小米

同名电视剧由钟汉良、马天宇、孙怡主演。少年时情之所起,此生便不再敢忘。若爱是羁绊,那么,她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画地为牢。霜雪吹满头,也算是白首。凉生:我们重新开始吧,就当现在,你十七岁,我十九岁。好不好?程天佑:我爱你,这就是我们之间最大的门当户对!姜生:我挡不住我的心我的爱情,它们在暗无天日里滋长,独自痛苦又独自幸福!钱至:我在医院里求婚,只想让你知道,从此,无论生老病死,我必不离不弃。八宝:我哥负责脱衣,我负责舞,柯小柔负责娘。程天恩:我久久也放不下的人,就在这一刻,放下了。爱了那么久的爱情,不爱了。宁信: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被他爱过的女人!我也会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被他爱着的女人!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读书笔记

“微凉忧伤”的作者烹饪的尴尬狗血“大杂烩”

这是一本强迫症患者不能翻开的书,因为除了凌迟你的智商外,还得忍受各类杂烩狗血乱炖带来的“反胃”,承认作者码这几十万字不容易,也承认可能评论别人比自己写来得容易,但还是不能阻止我吐槽的洪荒之力,或许看完这部小说的动力来源于对它进行“全面而深刻”地炮轰。以下开启正文正经“抨击”模式。

小言里的禁忌之恋往往内含狗血,故事情节大多千篇一律,流于表面,但也有感人至深之作。先前读过九夜茴的《花开半夏》,同样讲亲情禁忌之恋,但简练不失细节描绘,情节丰满而又不冗余,人物形象突出且设置合理,而小说的翻拍也是我看过的各种小言IP剧里最能打动人的。另外一个禁忌恋故事当属籽月的夏木系列,虽然翻拍的电影真的也是让人忍不住给导演寄敌敌畏,但是原著小说写得着实感人,故事逻辑清晰,让人感触良多,可恨之人总有可怜之处。禁忌恋不是不可以感人,不可以新颖,所以乐小米大姐的凉生只怕经不起打磨推敲,只是一本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罢了。

对它的不满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剧情设置(内含剧透)

用一句话就可以讲完的故事,硬是生生拉成几本书那么多,就可以预想它的啰嗦冗杂了。女主人公姜生与男主凉生同父异母,经过各种读者可以想象到的个中曲折发现并没血缘关系,与男二天佑展开的一段没有明显结局的三角恋爱情。

首先人物的角色塑造不够丰满,让可怜之人变得可憎可恨,可恨之人一样可憎可恨,善良的人一样可憎可恨,即读者对于故事中角色的感知大体一样,并不能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产生情感层次的变化,无法达到共鸣,人设空洞乏味无特色,小言体征明显。女主姜生一朵巨大白莲花的化身,圣母婊的代言人,尽管作者竭力通过女主的各种自白,以她的第一视角去叙事,让我们尽量去感受女主的无奈与内心波澜抗争,在内心对各种坏人咒骂瞎逼逼,可现实中又干着白莲花的事,让人不仅觉得她不可怜,甚至觉得她表里不一,外弱中干,不是个讨喜的人物。而天佑,作为一枚痴心男二的塑造,其实也不算也别感人,由于故事内容普通,对于男二所做的各种霸道总裁式宠溺或者对女主的无私爱意都落于俗套,而男主就更别提了,他是干嘛的,性格怎么转变,如何按捺住女主的爱这些也是草草而过,也并没有什么感人的点,而配角就更别提了,极大地发挥了绿叶的功能,读完只觉得熟悉,这不就是小言里面的标配吗?神助攻闺密,娘娘腔调动气氛,来个与女主从小青梅竹马,又对女主两肋插刀的哥们,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好了一出戏就可以上演了(捂脸嫌弃)。

其次,故事细节及伏笔的营造略显粗糙,缺乏创意,甚至感觉有点敷衍,还前后矛盾,不知所云。比如通过姜生自己的话,读者认为姜生知道凉生喜欢她的,可是,后文姜生又各种事儿,觉得凉生喜欢的是女二未央,跟她在一起才能得到幸福,硬是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成全”,而后又各种因缘巧合,使得凉生逃婚,简直是不作不会死,这不是很矛盾吗?明明心里知道喜欢,写着写着,作者好像忘了自己曾经吹过的水,又按着自己的神逻辑推动剧情,有一种为了凑字数,故意拼凑剧情,强行增加字数的感觉。

再次是文章的人物对话,主角光环过于明显,往往是“我”即姜生的自白与转述,对话稍微凌乱,因为没有加上双引号,所以某些对话的开始只能凭着你自己感知领悟,一般通过主角所见所闻所讲的故事,往往对其他人物特点特性都有蛮大的削弱性,毕竟通篇最常出现的是“我”的心理活动,各种大白话,口水文,一篇读下来你可能只知道了,嗯,主角是个很喜欢内心戏的人,经常在心里各种逼逼,然后至于男主男二女二和各种配角的形象,模糊至极,但大致就跟现在的雷人剧设置是一样的,前文已提

此外是剧情逻辑不清不楚。啥,讲故事特别是小言,有逻辑可言吗,那一个个人物就像作者手中棋子,想往哪放就往哪放,逻辑这种东西在小言里面失效撤回,失忆车祸受伤,信手拈来,怎么曲折就怎么洒狗血,至于为何每天他们都有灾难发生,只能用巧合和惯常套路去解释,因为你也猜不透作者下一步要让她怎么受伤,应该是怎么虐怎么来,最后来个大团圆结局,好了,皆大欢喜

最后是故事高潮与尾声设置平平无奇,感觉作者每时每刻都想高潮的感觉,营造一种扣人心弦的虐恋感,但是说实话还是前面所讲的几个因素不好,导致故事的高潮并没有令人印象深刻,我只是在想,这故事有波折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呀,当然也有一个预料不到的,就是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其实到最后女主的感情越来越不明朗了,搞到最后作者只能自我安慰,自圆其说,女主发现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看到女主坦诚时,有一种捉奸在床的即视感,心想,你这死圣母婊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作者本想为女主立一个忠贞不渝的痴心真爱牌坊,却不曾想将自己绕进去,故事结局以这话作结,更让人对女主喜欢不起来,脚踏两船,吃碗里的想锅里的。而故事的末尾也没有道出这纠缠不清的痴男怨女真正情感归属,让读者自我发挥,关键是故事氛围营造力度不够,结局不悲不喜,反而人云亦云,令人发问,你留开放式结局不会只是因为自己挖的坑巨大如陨坑,难以填补,只能草草结束,两不得罪。我认为真正有力度的开放式结局才算得上道行高深有内涵的留白,前戏充分足够才能使收尾韵味十足,意犹未尽,发人深省,甚至成为后人研究的一门学科,而不是为了故弄玄虚,或草率完结、讨好读者。

独立表达出个人观点与见解,而非见风使舵,跟着市场瞎转悠,开放与留白很受欢迎呀,那我就开放好了,背离初衷与本意的迎合,或许很少能如经典文字般沉淀出时代的质感与作者思维的闪光,或许多年后重新拿起这本书,也不会有重读的欲望,一词总结,狗血剧本!难以想象,该剧原封不动地拍出来会是什么样的观感,希望编剧脑洞大一点,导演更给力一点,成果出来能啪啪打我自己的脸,印证底子薄也可以补救的道理。

2.语言风格的杂糅凌乱,其实通过文章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前半部分大白文,后半部分的标题又各种诗词歌赋的拽文艺。关键是,两种混合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特别是当标题特别的文艺范,首段开篇还附上一句诗词,但越写就越大白话,简直就是在见证作者原形毕露的全过程。强行植入的文艺风遭遇水土不服,不仅没有抬高文章的段位,而且还给人一种致命装逼的感觉。与此同时,作者又很喜欢自说自话,借女主之口加入一些自以为是的情感心灵鸡汤,并没有深化主题,只是让人出戏,徒增画蛇添足之感。

反正看完它已是我最大的忍耐限度,不吐槽怕自己会被憋死。以上仅属一家之言个人观点,不喜请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