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读书赏析 读书笔记3000字

读书赏析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作者: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读书赏析 读书笔记

读完此书,意犹未尽,总想让作者写点什么,可是又觉得没什么可以写的。官场的斗争、鲜活的战争画面时时刻刻都呈现在眼前,对于这段历史感觉身临其境。认识了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认识了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王阳明,也认识了很多名族英雄,包括宁死不屈的文人。

刚读的时候,我是存有疑惑的――一本写历史的书,何以值得上百万读者如此推崇?可很快,我的看法改变了――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之后,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章节。

掩卷长思,此书的魅力何在?

它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初中时,我学过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师告诉我,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此联是东林党人的座右铭。从那时起我就认定东林党是一群是关心国家民族兴旺而积极进取的人,是跟大奸臣魏忠贤作对而深受迫害的人。在我的心灵深处充满了对东林党人的同情,充满了对魏忠贤的愤恨。

可当我读完此书才知道,自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在当时的明朝政坛上,东林党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封建党派,他们也曾经排挤过、迫害过其他党派的成员,同样,他们也曾打击过阻碍他们掌权的人士。东林党人跟魏忠贤作对,除了救民于水火,更主要的目的是要再次掌握明朝的实际统治权。他们身上除了不肯屈服的精神之外,并无多少闪光点。

人不一定能胜天

之前自己总认为,一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帝王的昏庸无能,一味地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才会让国家走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而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偏颇。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绝不昏庸,相反,他是一个智慧过人、有远见、有抱负、极富心计且励精图治的“明君”。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崇祯皇帝提倡节俭且身体力行,他带头穿补丁衣服,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辛苦工作,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补充军费,煞费苦心地整顿军队……但他所做的努力只是延缓了明王朝的崩溃。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王朝已然走到山穷水尽的境地,不论崇祯皇帝如何努力,毕竟“独木难支,大厦将倾”。作为一个皇帝,他吊死煤山,临死时痛斥自己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散发覆其面”……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皇帝能做到这些,算得上是尽心竭力了,也称得上几近完美了。时也?运也?可悲!可叹!

机会倾向于强者,倾向于有准备的人

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叫张居正。他为官几十年,做过很多前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他挽狂澜于既倒,他得心应手地治理国家的内忧外患,他处理政务的手段可圈可点,被评为明朝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可张居正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十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练就了一副铁的翅膀和常人不具备的本领与刚强。其实,每项事业的成功都来之不易,都需要用“斗争”的方式获得,当张居正坐到首辅的位置上,他只是获得了一张施展自己才能的“入场券”。他要应付外界的明枪暗箭,他要应付皇帝与大臣的种种刁难,甚至他的朋友与亲人都变成了他的敌人。要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其实,生活也是这样。就以教师为例,一个教师如果只会讲课,充其量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教书匠,而绝不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而教书匠是走不远的,因为一个教师要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学能力的强弱,还需要学会学习,还需要跟人沟通,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还要学会应付方方面面的压力……成功绝非偶然,它更倾向于强者。

关键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总不能忘记读《沁园春・雪》时老师说的话:“决定历史进程的是人民,并非个人。”是的,不可否认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这道理只适用于普通人,并不适用于历史的关键人物,比如朱元璋。如果没有它,恐怕明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他加速了国家的统一;他屠杀了数以万计的无辜子民,严重阻滞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废除了丞相,建立了内阁制度;他频布“片板不得下水”的禁令,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对历史影响深远。

清官未必清

贪官贪的是钱,清官为的是名。我总以为贪官很可恶,可恨,可杀,直至读完这本著作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认识是何其片面――清官很可爱,也很可恶。明朝的很多言官是清官,他们不收礼,不贪财,敢抗上,他们对于皇帝或上级的错误有着一种近乎变态的执著,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却并非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更有一些清官因缺乏政治头脑被人利用(比如海瑞),更是可悲至极!

历史是鲜活的

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但历史却可以是充满人性的,充满活力的。我想这正是《明朝那些事儿》拥有广大读者的原因吧。我喜欢历史,之前我读过许多历史方面的丛书,但我所看到的历史著作大都是板着面孔说话,只谈原因、过程、结果,却很少涉及其他方面。而《明朝那些事儿》却从人性、人心的角度出发,刻画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写活了,极富吸引力。其实,是人创造了历史,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私心杂念,赋予历史人物以活力,也就赋予历史以活力,赋予历史以生的气息。

时光流转,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并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古人的情感,普通人也没有条件随时进出历史博物馆去查阅资料,而作者却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冰山一角。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历史是冷酷的,却也可以是充满活力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